AI 生成的摘要
Loading...

2.5就要测试的啥b在1月的最后几天开始学地质学

常识

地图

  • 等积投影:表示正确面积关系的地图总是使区域的形状失真。
  • 一张地图不可能既是等积的又是正形的。

map

  • 此图使用鲁滨逊投影,是为了以视觉上满意的方式表现世界而设计的,既不是等积的也不是正形的。

地图类型

  1. 多用途地图、基准地图(reference map)或位置图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一个地区或全世界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和(或)文化要素。地图上表现的自然要素一般为水文要素(海岸线、河流、湖泊等)以及地形的形状和高程。文化要素包括交通线路、居民区、地产界线、政治界线和地名(toponym)等。
  2. “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或“特种地图”,是一类表现特定事物空间分布或某种数据的地图。制图的对象也可能是自然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等)和(或)文化要素(例如,人口、宗教、疾病或犯罪的分布等)。不同于基准地图,专题地图仅限于显示某些特定事物的空间分布。
  • 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共同构成大地测量控制数据(geodetic control data)。

GIS

  • 数据输入部分:把地图和其他数据从其现存形式转变为数字形式或计算机可读的形式;
  • 数据管理部分:用以储存和提取数据;
  • 数据操作功能:允许来自异源的数据能同时被使用;
  • 分析功能: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 数据输出部分:使形象化的地图和表格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或硬拷贝上(如打印在纸上)。

岩石

火成岩

  • 喷出岩:玄武岩、浮岩、黑曜岩(呈玻璃质)
  • 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

  • 有些沉积岩是由已经存在的岩石侵蚀(erosion)下来的砾石、砂粒、粉砂和黏土形成的。地表水(surface water)将沉积物携带到海洋、沼泽、湖泊,或者潮汐盆地中。这些物质受到叠加在其上部的沉积物的重力压实作用,以及由水和某些矿物的化学活动所产生的胶结作用,就形成了沉积岩。
  • 逐渐形成的一层层的沉积岩称为地层
  • 按颗粒大小从大到小:砾岩>砂岩>页岩
  • 生物的骨骼等固结成岩,形成石灰岩。

变质岩

石灰岩 -> 大理岩 花岗岩 -> 片麻岩 页岩 -> 板岩

《普通地质学》

绪论

  • 地球由固体地球和覆盖其上的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组成。固体地球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外核液态,内核固态)。
  • 地壳平均厚度30~40km,古登堡界面(核-幔边界):2900km
  •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与外力作用
  • 内力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 外力作用主要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为资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 2.仪器测量 3.理论分析

矿物(考的少

  • 矿物 < 岩石 < 地壳
  •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区别人造)。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有序结构)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固体,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 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 O Si Al Fe
  • 晶质:结晶质的简称,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
  • 习惯上指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为晶体(不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晶粒)。
  • 非晶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
  •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被替代而不破坏晶体结构如橄榄石((Mg,Fe)2[SiO4](Mg,Fe)_{2}[SiO_{4}])中的Mg2+Mg^{2+}Fe2+Fe^{2+}就成类质同象的替代关系
  • 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晶体结构。eg.C60eg. C_{60}和金刚石

矿物物理性质

  1. 透明度
  2. 光泽:(金属|半金属|非金属光泽)
  3. 颜色:(自色|他色|假色)
  4.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5. 硬度
  6. 解理:矿物受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平面(解理面)的能力。解理面的方向总是沿着面网之间联结力最弱的方向发生

解理

  1.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延固定的结晶方向开裂而形成的断裂面,方向无规律
  2. 密度
  3. 磁性

矿物鉴定

看、刻、掂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火成岩:

  1. 火山岩
  • lava 熔岩
  • volcanoclast rock 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是介于岩浆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岩石)
  1. 侵入岩

喷出作用和喷出岩

火山喷发物

a. 液体喷发物:岩浆

基性岩浆黏度小,SiO2SiO_{2}含量低,快速冷凝收缩,形成柱状节理,绳状构造,麻花构造

柱状节理

绳状构造

火山多次喷发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互层产生复式火山锥

火山双锥

两层火山熔岩间的一层沉积岩夹层象征一次火山间歇期

b. 固体:按颗粒大小分

  • < 2mm,火山灰 ->凝灰岩
  • 2~50mm,火山砾->火山角砾岩
  • > 50mm,火山块->火山集块岩
  • 呈纺锤状,火山弹
  • 气体快速逃逸,浮岩

c. 气体

两种喷发方式
  1. 裂隙式喷发
  2. 中心式喷发
喷出作用条件
  1. 地壳运动
  2. 岩浆黏度大。黏度大-小,爆发象-溢流象,酸性-基性(典型:玄武岩)
按二氧化硅含量对喷出岩浆分类
  1. < 45%:超基性岩浆 《 黏度最小
  2. 45%~52%:基性岩浆
  3. 52%~65%:中性岩浆
  4. >65%:酸性岩浆 《 黏度最大
超基性岩熔岩代表:科马提岩

橄榄石晶体发育被辉石微晶集合体充填的裂缝,形成典型的鬣刺结构 科马提岩

基性熔岩代表:玄武岩

陆地喷发有柱状节理,海底喷发的枕状构造(地面平的,顶上凸的) 枕状熔岩

中性熔岩代表:安山岩

黏性大,发育气孔构造。气孔被矿物充填称杏仁体 石英杏仁体

酸性岩浆代表:流纹岩

黏度最大,爆发性,易形成火山锥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 围岩: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

侵入体按深度区分:

  1. >10km 深成侵入体
  2. 3~10km 中深成侵入体
  3. <3km 浅成侵入体

多样性

火成岩多样性(基性|岩性)原因

i. 在岩浆通道周围发生

  • 同化作用:侵入体规模足够大,将围岩吞噬
  • 混染作用:侵入体规模不够大,围岩物质改变岩浆成分 (捕虏体:混染作用中被捕虏的围岩碎块;顶垂体:未被岩浆吞噬的围岩)

ii. 岩浆混合作用(eg.eg.酸性花岗岩浆混合基性玄武岩浆)

iii. 拆沉作用:岩石圈物质在下沉时伴随脱水,导致密度不断增大,当密度大于软流圈密度时,岩石圈重力失衡,下部断裂掉入软流圈。拆沉的岩石圈使软流圈体积增大,密度下降。 引起岩浆上涌或软-岩界面抬升,融化岩石圈基性岩

iv. 结晶分异作用

特点:

  • 熔点高,密度大的矿物先结晶
  • 导致岩浆成分不断改变,出现垂直分带
  • 垂直分带·鲍温反应系列
  • 连续系列:浅色 不连续:暗色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 不等粒结构中细小者称基质,粗大者称斑晶。

火成岩的构造:

  1. 块状构造
  2. 流动构造:流纹岩典型,气孔拉长,异色条带与之平行
  3. 气孔构造与杏仁构造:典型玄武岩,前者指岩石发育的球形的气体占据的空间,基性熔岩气孔大圆,酸性反之。杏仁构造指气孔被矿物充填者。
  4. 枕状构造
  5. 球状构造
  6. 晶洞构造
  7. 层状构造